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
Previous Page  311 / 524 Next Page
Information
Show Menu
Previous Page 311 / 524 Next Page
Page Background

自閉症覺醒 Isaiah 61:3

www.autismawakening.org

Page

310

類化到家中及學校,而遊戲的項目也多停留在氣球傘、盪鞦

韆、魯拉拉等滿足感官需求的活動。即使,這些活動成為孩

子比較不喜歡項目後的正增強,時間比例仍占去近 1/3。

孩子三、四歲在家,跟我要求玩搔癢及魯拉拉我還可接

受,還會開心地想著,

我的孩子主動來找我要玩遊戲!啊!

他的眼神一直看著我,好期待的眼神…。

但五歲了,還在

要求玩這種同樣的感官遊戲,即便他笑得再開懷,我也開心

不起來了,接著而來的是擔憂…。

遊戲治療中,每半年我會拿到一份孩子的教學評估,不

超過一頁半的 A4,全部都是主觀描述…現在想想,都不解

自己怎能接受這樣的報告內容。

今年二月,開始聽瑾心老師 LINE 群組的空中教學,聽

著瑾心老師對遊戲教學的批判(完全對事不對人),我才開

始擺盪是否應該停止這無止盡地遊戲人生。但心裡猶豫的是:

這個遊戲教學的老師人很好,孩子也喜歡她,把課程停掉,

如果之後想再上排不到怎麼辦?孩子會不會不適應…?